ADP报告:“Z世代”正在重新定义“如何完成工作”

专题 >  人才管理   发布机构: HRoot  2023-07-18 14:02

2023718 — 中国上海,全球领先人力资本管理解决方案公司 ADP 最新发布的 ADP 全球研究院《职场人2023:全球劳动力观点》报告显示, “Z世代”劳动者对于办公地点和时间的灵活性有更高需求,近三分之一的年轻劳动者(18-24岁)认为,完全灵活自由的工作时间在未来五年内可以成为新“常态”。


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数字化的浪潮席卷全球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寻求一种新的就业和工作方式,他们将自由和灵活性视为生活的核心价值,并且认为国界不再成为工作选择的束缚。尤其是选择成为"数字游民"的Z世代劳动者,他们已经实现了在任何地点和时间完成工作的可能。ADP报告显示,在亚太地区,超过六成的Z世代劳动者(62.38%)考虑在不更换公司的前提下移居海外,这一数字远超其他年龄段。此外,四分之一的年轻职员(18-24岁)认为,未来五年内可以实现在世界上任何地点完成工作,成为“数字游民”。


“Z世代”对工作方式的灵活性的高涨期望,一方面得益于企业雇主已经出台的灵活办公政策。比如,中国市场中,为员工提供灵活办公政策的企业高达62%,其中超过15%的企业允许员工不限地点和时间完成工作。另一方面,“Z世代”本身诞生在科技和通讯的发达时代,数字化工具的高度使用,加之近年来跨国界的数字平台的赋能,彻底改变了对“如何完成工作”的理解和定义,也增加了“Z世代”对“工作在别处”但仍能胜任工作的信心。


ADP北亚地区总经理马莉女士表示:“我们观察到,‘Z世代’对工作生活平衡的期望直接的结果是重新定义和选择新的工作方式,促使灵活办公政策和企业对新工作方式的包容性的提高。然而,尽管已出台灵活办公政策的企业比例较高,但在执行中仍有很多现实的管理挑战。比如,企业主和员工对‘灵活办公政策’的理解不一致,或是超过65%(调研)员工反映,雇主会对充分使用‘灵活办公政策’的员工带有偏见想法。另外,灵活办公政策涉及到的一系列关于工时管理、考勤制度、安全和后勤管理,以及异地甚至异国办公如何符合当地的劳动法律法规,这一系列问题都对企业管理的效率提出新的挑战。”


伴随着毕业季,又一批“Z世代”毕业生已经开始进入职场。马女士建议:“当企业管理者考虑如何吸引并激励毕业生和年轻劳动者时,已然无法回避‘Z世代’对灵活办公政策日趋渐涨的诉求。这一趋势无论在全球范围还是中国都呈现出一致的现象,甚至个别国家已经将“四天工作制”正式纳入法律。随着未来‘Z世代’逐渐成为企业的主动力,企业管理者有必要转变管理方式,考虑将更多支持灵活办公的政策纳入企业管理机制中,同时有必要对新政策进行充分且明确的解释,才能在提供更多元的工作方式选择时,确保企业和员工相互成就。“


如需了解更多洞察,请点击下载阅读《职场人2023:全球劳动力观点》完整报告。

(https://www.hroot.com/PDFView.aspx?id=230518163732658164)


关于ADP《职场人2023: 全球劳动力观点》和调研方法

《职场人:全球劳动力观点》是 ADP 全球研究院(ADP Research Institute® )对全球劳动力和职场人的年度调研报告。

2023年《职场人:全球劳动力观点》报告的调研,涵盖了在2022年10月28日至11月18日期间,来自全球 17个国家和地区的32,612名职场人和劳动者,其中包括超过8,613名完全从事零工经济的劳动者。其中,7,721名受访者来自亚太地区的澳大利亚、中国、印度和新加坡,1,902名受访者来自中国,涵盖所有行业类型和18至55岁以上的年龄群体。

在调研人群样本中,2023年平衡了零工和传统劳动者人群。零工特指那些临时或季节性工作的人,或者作为自由职业者、独立承包商、顾问、零工工人或使用在线平台寻找工作的人。传统员工被定义为那些不在零工经济中工作,而是拥有永久性全职或兼职职位的人。

该调研均使用当地语言进行。对总体结果进行加权以代表每个国家/地区的工作人口规模。权重基于世界银行的劳动力数据(来源:世界银行,国际劳动力数据,2022年2月8日),该数据是使用截至2022年2月8日国际劳工组织 (ILO) 中央统计数据库 ILOSTAT 的数据得出的。


关于ADP (NASDAQ: ADP)  

领先技术、卓越服务、非凡体验,ADP 始终致力于创造更好的工作方式,帮助人们尽情发挥职场潜能。从人力资源、人才、社保福利、薪酬到合规管理,以数据为基础,为人力而设计。

ADP 和 ADP 标志是 ADP 公司的注册商标。所有其他商标所有权均归其各自所有者所有。


内容来源:ADP

  • 阅读 11,906
  • 2
/// HRoot(包含移动应用、网页版)是一款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内容推荐引擎,内容全部来自内容账号在HRoot内容平台自行发布或授权自动抓取,HRoot不生产内容。以上的本文内容仅代表本文作者或发布机构/发布人、内容账号所属机构或所属人自身观点,不代表HRoot观点或立场。本文内容账号的发布机构/人信息请点击本文标题下方的发布机构/人名称以了解详情。【复制原文出处链接】

本栏目更多精彩文章
暂无相关数据
最新活动
HRoot官方微信

HRoot微信公众号提供*新的人力资源资讯信息,现在关注即可好礼!

扫码关注
投诉
HRoot媒体矩阵:

关于我们| 联系我们| 广告服务| 使用条款| 隐私政策| 安全承诺|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

Copyright © 2002 - 2023 HRoot,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, TEL:021-58215197 沪ICP备05059246号

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562号